"云创”平台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

摘要:"云创”平台完成系统调试,进入试运行阶段

    2019年9月,平台正式面向中车内部发布,现招募设计师及审图专家。

    ”云创平台”作为中车智能制造顶层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企业研发协同为目标,立足解决企业忙闲不均、研发体系封闭的问题,通过打造以“众包、众智、众创”为核心的技术服务平台,实现社会资源的众包共享和众创增值,协助构建以中车为核心的资源集中、创新活跃、高效协同的双创新生态。

   云创平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应用效果:

   1.通过设计任务众包,解决研发设计环节项目周期性变化导致的人员忙闲不均的问题,从而优化研发人员比例、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2.通过协同研发工具和平台,促进企业间业务协同,建立制图人员在企业间灵活调配的机制和渠道,实现中车协同化发展目标;

   3.通过“互联网+双创”云平台商业模式的实践,探索研发设计服务新业态,推进中车业务的服务化转型和多元化发展。

    针对以上项目目标,研究院联合齐齐哈尔公司、长客股份、唐山公司、四方股份、浦镇公司、长江公司、四方所、戚墅堰所、株洲所九家单位,自2017年起开展项目联合研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下:

      目前已经完成上述系统的开发与功能性测试。同时,在系统基于中车方庄机房环境部署,内外网均可访问同时确保系统安全及数据可控。

      完成云创业务点开发。根据研究院对中车部分企业的设计业务调研和梳理,目前将二维转三维业务、异构CAD转换业务、三维转二维业务作为平台首批培育业务,并形成了业务开展指导手册和操作规范。

     完成云创业务模式研究。针对云创业务点及中车企业特点,平台将采取B2B2C(企业到企业到个人)的业务模式。该模式下,企业以项目的形式将设计任务委托给云创平台(线上或线下),平台对项目进行前处理,拆分成若干个设计任务在平台上进行发布,并由设计师完成。待所有设计任务完成后,平台将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针对所有设计任务进行后处理,待企业确认完成后进行整体移交。在设计项目执行过程中,企业可以随时查看设计任务进展进度及质量情况。执行流程如下图所示:

     完成云创平台系统演练。结合长客股份具体需求,云创平台在2018年7-12月开展了系统初步演练。在该轮测试中,共通过平台发布近百个任务,吸引注册设计师150余名,累计投标近1500人次,累计交易额近10万元,顺利完成长客某客车车体侧墙及底架二维转三维工作任务。根据测算,通过云创模式,工作完成成本降低30%以上,符合项目初期测算。

     经过两轮任务演练,平台二维转三维和三维转二维的业务模式逐渐成熟。项目组在2019年7月到9月在中车九家联合研发企业开展业务推介活动,前后走访了四方股份公司、四方所、浦镇公司、戚墅堰所、长江公司、唐山公司、株洲所,针对项目前期工作进行了汇报,并对后续的合作进行了交流。各公司领导对云创平台取得的成果感到满意并对平台后续的发展表示期望,愿意将企业内部部分研发任务放在平台上进行发布。通过业务推介,现各家企业整理提供的图纸和模型等文件超过2000份,并通过收集整理了各企业的设计规范和设计软件配置环境,为下一步的发包工作做好准备。

     自今年开始,云创平台将逐步在整个中车范围内开展推广及试运行工作。在进一步优化平台流程及性能的同时,力求通过中车内部的设计资源重新调配,实现中车内部设计效率及效益的提升,并形成云创平台的稳定业务流量、凝聚一批高技能的设计师队伍以及组建一支稳定高效的平台支撑及运维团队,为中车协同研发工作的开展及创新体系的打造奠定基础。

 

微信公众号